由上海東亞研究所和華東師範大學兩岸關係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共同舉辦的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的兩岸學術研討會,日前在上海召開。與會人士在回顧過去40年的兩岸關係發展,均有滄海桑田、不勝唏噓的感慨。1979年元旦,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把中共的對臺政策,從武力解放臺灣,轉變為和平統一中國,認為堅持一個中國和反對臺獨,是雙方共同的立場和合作的基礎,希望「雙方儘快實現通航通郵,以利雙方同胞直接接觸,互通訊息,探親訪友,旅遊參觀,進行學術文化體育工藝觀摩。」在經濟方面,則主張「相互之間完全應當發展貿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交流。這是相互的需要,對任何一方都有利而無害。」外交是內政的延長,對臺政策亦同。因為就在發表《告臺灣同胞書》的前一年,也就是1978年的12月18日,中共舉行了黨的11屆3中全會,會中決議把經濟建設做為全黨和全國的工作重點,並實施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因此,中共對臺政策的改變,是為改革開放營造一個和平穩定的兩岸形勢。為使政策有力推動,《告臺灣同胞書》表達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也寄希望於臺灣當局。40年過去了,參加上海研討會的兩岸學者,對於兩岸關係在這段漫長時期出現的曲折變化,都感到有些始料末及。由於民進黨在臺灣取得執政地位,過去兩岸堅持一中、反對臺獨的共同立場已受到挑戰,從而動搖了雙方合作的基礎。中共不再寄希望於臺灣民進黨政府,並片面關閉兩岸官方的協商對話管道,兩岸陷入「冷和」的狀態,在中國大陸內部,甚至不時聽到「武統」的聲音。剛結束不久的臺灣「九合一」選舉讓對岸耳目一新,雖然兩岸關係不是這次地方選舉的政見主軸,但國民黨的獲勝被中共視為是反應了拼經濟、顧生活的民心向背。中共制定對臺政策必須順勢而為,進一步落實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主張。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即表示,選舉結果「反映廣大臺灣民眾希望繼續分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希望改善經濟民生的強烈願望。」九合一選後不久,兩岸企業界即於2018年12月4日在廈門召開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會中發表講話時指出,「兩岸經濟融合的大勢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 汪洋並且對與會者傳遞了下列三點清晰的信號:第一,國際局勢一直在變,但兩岸經濟合作穩定發展的大勢沒有變。第二,大陸經濟增長方式發生了深刻變革,但兩岸經濟優勢互補的大格局沒有變。第三,大陸的投資環境的確在變,但為臺商提供良好投資的政策取向沒有變。汪洋的講話顯示,選後中共對臺政策重點回到經濟基本面,主要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第一,兩岸經濟實力的消長出現變化。臺灣的經濟成長一度曾被《紐約時報》形容為「大到不容忽視」(too big to ignore),因此,中共實施改革開放之初,希望從臺灣獲取資金、技術與管理經驗,以幫助中國大陸的現代化。經過40年的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今天中國綜合實力大為提升,並已取代日本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臺商對於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應是有所貢獻的;相較之下,臺灣卻因受到內部政治問題的干擾,經濟狀況每況愈下,在彼長我消的情況下,經濟再度成為中共對臺政策的一個有力工具。蔡英文政府曾企圖以新南向政策來減輕臺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但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東南亞國家難以取代中國大陸產業鏈,若被取代則須付出相當成本。這次九合一選舉結果,顯示中共對臺釋出31條惠臺措施,已取得重要的成果。第二,中美貿易戰爭讓兩岸經濟同受其害。世界銀行(World Bank)專家指出,中美貿易戰不但使大陸經濟受創,臺灣也難以倖免。雖然,中美雙方在阿根廷G20會後的會議上,針對關稅爭議訂下了90天的緩衝時間,但中美貿易衝突是一個長期的鬥爭,西方並指責中國滲透他國及竊取技術機密等狀況只會更加嚴重。儘管中國強調仍將持續對外開放的政策,但面臨反全球化、民粹主義和保護主義等外部不利環境的衝擊,兩岸要合作賺世界的錢,可能必須付出更加高昂的代價。尤其,對臺灣而言,因對大陸出口的大量商品,都在大陸用於製造出口美國產品,因此貿易摩擦可能使臺灣的GDP減少0.2%以上。這次G20峰會發表的領袖宣言首度未提到保護主義風險,但習近平在G20峰會中提出了「堅持開放合作,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堅持夥伴精神,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堅持創新引領,挖掘經濟增長動力」以及「堅持普惠共贏,促進全球包容發展」等四個堅持,也可適用於未來的兩岸經貿關係。經濟利益將成為促進兩岸關係的重要因素。第三,臺灣這次地方選舉凸顯民生問題最讓人民有感。一般認為,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之能夠擊敗對手當選高雄市長,主要就是歸功於他所提出「人進來,貨出去」的有利口號。選後如要落實這些口號,勢必要強化兩岸經濟互利互補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勝選的國民黨縣市長,都公開表態支持「九二共識」的原因。總之,中共發表《告臺灣同胞書》40年以後,兩岸關係又回到了攸關人民切身利益的經濟議題。傳統馬克思主義者認為,經濟是下層基礎,經濟條件的改變會導致制度、思想等上層建築的變化。我們相信,面對國際經濟情勢的衝擊,兩岸必能透過經濟融合來改變雙方在政治上外弛內張的緊張關係。【作者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更多論壇文章 蔡英文迴廊談話,講給誰聽? 日韓衝突再起 沒有一方是贏家 「台灣要珍惜民主的權利」為何香港人越來越絕望? 你可以親大陸,但請不要貶台灣 如果有七天鑑賞期 台中市民會不會想退貨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
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 . . . . . . . . .
留言列表